跳到主要內容
首頁 > 藏品資訊
:::
藏品資訊
紫紅地納紗繡花卉紋童鞋藏品圖,第1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紫紅地納紗繡花卉紋童鞋藏品圖,第2張

圖檔授權標示:


紫紅地納紗繡花卉紋童鞋

類別:器物類 - 生活衣飾與用品

取得方式:移撥

登錄號:20170010224

典藏單位:臺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

藏品描述:" 本件為一雙成對之紫紅地納紗繡花卉紋童鞋,包含左、右腳各一隻,外觀呈長橢圓形,附有兩條鞋環,鞋環末端應再加上扣子,穿著時固定於腳踝。鞋子表面使用納紗繡專用的「篩絹」為底布(也稱為「羅」,是一種由生絲織成的織物,網眼清晰,強度佳,不易變形),表面裝飾圖案使用納紗繡與釘線繡結合,以紫紅色線繡滿不露底(稱為「滿紗」或「納錦」),利用鏤空的網眼排列形成菱格紋,花卉圖案使用白、橘、褐、淺綠、淺藍等色線,再釘金蔥線框出花朵與枝葉輪廓。鞋子內裏襯格紋布,上緣與鞋環鑲緄淺綠色緞布邊,鞋底周邊緄寶藍色邊。鞋底以粉橘色布製作,白色縫線整齊排列呈點狀紋路,另於中央繡兩個卍字紋裝飾。
臺灣民間傳統習俗中,嬰兒從出生到周歲共會進行四次生育禮俗活動,分別為:出生報喜、滿月送祝福、四月收涎、周歲「做度晬」,慶祝新生命的到來,祈求孩童順利成長。孩童的母系親戚會送來從頭到腳所穿的衣物、飾品,稱作「送頭尾」,童鞋即為常見的頭尾禮之一。本件童鞋採用納紗繡工藝技法,又稱戳紗繡、打點繡,是以手工在紗網底布上一針一針數紗而繡成,構圖飽滿,色彩鮮豔,在明清時期常為貴族所用。

藏品描述-授權標示: